我已授权

注册

外资花式布局银行系理财子: “供货”先行,入股观望

2019-12-06 07:59:55 第一财经日报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395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季末存续规模估计为27.68万亿元。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布局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路径逐步清晰起来——首先布局与理财子进行产品合作,同时也伺机观望入股或成立孙公司的可能性。

  外资入华无非看中的就是巨大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市场潜力,而中国资管市场一个很大的部分就是银行理财,其总规模近30万亿元,几乎占据整个资管规模的1/4。外资则多苦于初来乍到、募资存在挑战,因此与理财子合作,不论是财务投资还是产品合作,的确是合乎逻辑的一步。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期多家外资资管(包括洋私募)在和各家银行理财子洽谈产品合作,包括海外产品线的合作。此外,多家外资机构(外资行、洋私募)觊觎理财子的股份多时,尽管资本金高昂,但记者获悉,已有外资行愿意出资入股,另也有外资希望与理财子成立孙公司,为理财子提供投顾等服务。

  外资争当产品提供商

  自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系理财子开始备战开业;2019年,已有超30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先后开业并陆续发行产品;同年7月,一则金融开放的消息将外资引入了理财子的布局——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1条最新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第二条便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目前,对外资而言最简单的一步无疑是先成为银行理财子的产品提供商。

  继2019年11月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下称“招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之后,记者也获悉,招行与摩根资产管理于12月3日在深圳共同公布了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事宜。此次合作以招商银行专设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的设立为契机。在伙伴关系项下,摩根资产管理会成为招银理财的产品提供商,以其境内外解决方案为招商银行方的投资能力提供补充。

  “该合作与入股理财子事宜无关”,摩根资管方面于12月4日回应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战略合作比产品分销更为全面,还包括知识的共享和技术合作。”

  其实,布局这一类型合作的外资远不止摩根资管一家。多家洋私募人士此前都对记者表示,在寻求以各种方式与境内银行合作,合作方式除了上述模式,还包括:获得投顾牌照的洋私募可为银行管理基金产品(需嵌套一层信托),银行通过FOF(基金中的基金)的形式投资洋私募的产品,私人银行通过QDII/QDLP额度投资洋私募海外集团公司的海外产品线,等等。

  入股理财子仍需时间

  其实,外资的雄心绝不仅仅止于产品的合作,入股理财子也是布局中的一环。

  根据普益标准此前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395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季末存续100811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7.68万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早前便有外资行希望入股某中资行的理财子公司,之所以进展缓慢,且挑战重重,主要问题在于三方面。

  首先,银行系理财子方才设立,目前理财子本身也仍在探索未来净值化转型的方向以及产品设计的模式。

  其次,入股所需要缴纳的资本金对习惯了轻资本运作模式的外资而言仍较为高昂。数据显示,建信理财注册资本金150亿元,工银理财为160亿元,交银理财为80亿元,中银理财为100亿元,“国内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往往上百亿元,如果外资出10%,也需缴纳10亿元,这对一些外资而言太多了。”某洋私募中国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不过,对部分具有雄心的外资而言,资本金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记者也已获悉,某外资对出资并无问题,“但对中资行来说,理财子的股份是‘贵’的,起码以3倍PB的价码可能才合适。”某知情的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仍处于协商和观望阶段,外资进行财务投资的意愿颇为强烈,但预计仍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中资也还在摸索方向。”

  第三,若要进行深度的合作,这还涉及到复杂的材料递送流程,同时中外双方如何磨合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也有几位国有大行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外资也可能会与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探讨“孙公司”的合作模式,其所需缴纳的资本金更小,孙公司不排除会采取“投顾模式”。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