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我从年薪50万+朋友的行业中发现一个投资秘密?

2020-06-01 07:30:00 和讯名家 

 

  知道如何赚钱多吗?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钱多的地方,这也是一二线城市爆满的原因,你想赚1万元月薪,在三线城市是相当难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入对行,有句老话咋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人选对行业意味着赚钱效率事半功倍,而一旦你选错,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翻身,和同龄人差距渐行渐远。

  比如超哥就非常羡慕很多搞IT的朋友,在几年前超哥赚1万屁颠屁颠的时候,他们的工资条就是2万+了,还有各种期权,尤其最近无意间看新闻上说,IT业平均年薪已经超16万了,连续四年是赚得最多的行业,超哥就心酸了,偷偷问了身边一个做IT的朋友,人家年薪早就超50万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突然有种夏洛特烦恼的幻想,如果当初大学选信息工程会不会不一样。

  但光羡慕嫉妒恨也没用,即使现在学IT也晚了,不如想想别的办法弯道超车。这就是第三个致富的办法,投资!比如买科技龙头股呗,当然自己不会选也没关系,现在有科技基金啊,让基金经理帮咱们打理,那么这个方向靠不靠谱呢?

  大家都说科技主题是长期好赛道的确没错,但会不会刚进去就入坑呢?

  这次超哥就发现了一个另类的方向来判断,从大家的收入水平上就能看门道,众所周知,前十年金融专业可是香饽饽,竞争激烈,考到省级的前列都不一定能进985或者211的金融专业,因为大家都羡慕金融业多金,但这几年明显门槛低了,金融硕士快烂大街了,与此同时,A股的金融板块也从慢牛到这两年的“疲牛”,基本在原地打转。

  神奇的是,去年高富帅金融的收入也被“科学家们”反超,沦为第三,很像一个反转信号不是吗?说明科技赛道从去年开始弯道超车了,而这并不像一个昙花一现,种种迹象表明,科技稳占经济C位会是常态,科学家的地位只增不减,只要你潜心研究一个领域,不愁被埋没,而高门槛的金融业收入放缓,恰恰说明经济增速没那么快了,投机企业会变少,想要轻松赚高薪要比以前难了很多。

  那么这和我们投资科技基金有啥直接关系呢?其实是正相关的,如果一个行业大家越来越赚钱,说明景气度很高,尤其是在大环境经济形势一般的情况下,很多人降薪或者停滞不前,就证明科技企业还在健康发展,招兵买马,涨薪激励大家加油干,反映在利润上也不会太差,那么股价和相关基金自然水涨船高。

  其实超哥经常讲,判断一个行业值不值得投,首先看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判断一个企业值不值的投,就看员工的工资有没有增长趋势,如果说明年IT和科研行业依旧包揽收入前列的话,那么超哥定投科技基金就有底气,越跌越敢加仓,说明中期赛道还是向上的,而一旦收入停滞不前,或者掉队的话,就值得警惕了,比如这两年餐饮住宿,服务业和建筑业就收入偏低,反映在A股相关上市公司也是比较疲软,未来看也潜力不大。

  而除了科技行业,去年还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比如新晋10万元大关的两个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没准未来也会保持高景气,相关上市公司跑出牛股,比如最近强势的生物医药和游戏龙头企业。总之,利润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而从细微处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定投相关基金来说更多了一份信心。

  撰文| 金不可失

  头图| Ritomm

  排版| Seagull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