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为什么大多数前浪都被拍死在35岁?这4条收入曲线告诉你真相

2020-06-04 14:10:00 和讯名家 

  文 | 毯叔

  我有三个朋友,都是36岁左右,有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聊起了收入困惑。

  第一个人是出租车司机。

  他说:“我开出租十多年了,前五年赚的最多,比身边很多人有钱。

  有网约车以后,收入少了一大截。现在岁数大了,没法每天再连轴开,收入已经兜不住支出了。真不知道以后咋赚钱。”

  第二个人是个程序员。

  他说:“我算是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候,刚毕业进互联网公司,起薪就比同学高,每年都在涨,跳槽涨的更多,十年工资翻了5倍。

  可这两年,升职没升上去,工资也不涨了,每天还996加班加到秃,真不知道要不要在这行干了。”

  第三个人是个大学老师。

  他说:“我比较苦逼,求学时间长,博士毕业当老师也从最底层干起,要讲课,要带学生,还要做课题,工资多少年也不涨。

  直到最近几年升了副教授,工资才涨了一大截,课题收入也增加了。可是,还是错过了房价低谷……”

  好吧,我承认,这三个人的对话是我编的,他们三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当然不会聚在一起谈收入。

  正因为没机会一起谈收入,他们也从不知道彼此收入的差异,只会天真地为自己的工资变化哀怨或欣喜。

  不过我发现,这份天真,我身边大多数人都有,20岁的人有,30岁的人有,很多人职业生涯过了一大半,仍然有。

  这份天真的最天真表现,就是很多人,认定自己的收入是会一直线性增长的。

  什么是线性增长?

  就是工作第一年,你赚5000,第二年,你赚5500,接下来每年保持10%的增长率,直到退休。

  真实世界的收入曲线会如此顺滑么?就算巴菲特和马爸爸也只能捂住胸口一言不语。

  在我们长达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受到年龄,行业和技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收入曲线都会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有4种。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四条收入曲线。

  提示下:接下来内容烧脑,但绝对是干货,值得你分享收藏

  毕竟,这种事,给你打鸡血的老板和唯分数论的老师绝不会告诉你。

  第一条曲线:

  急上急下曲线

  这条曲线的特点,是在前期攀升非常快,中间经过短暂的平稳期后,一泻千里。

  这条曲线的代表人物就是体力工作者,以及青春饭行业。

  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在这条曲线的前半段,我们的收入增长会非常快,只要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和体力,就会产生明显进步。

  比如送外卖的小哥多送几单,出租车司机延长点工作时间。

  毕竟年轻么,体力足、精力旺盛,加班熬夜都不算啥。

  甚至很多职业,开始的收入就是职业的顶点。比如,一战成名的娱乐明星,职业电竞选手等。

  但过了35岁,这条曲线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滑铁卢式地下跌。

  主要因为从业者们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单位时间的劳动售价随之降低了。

  司机大哥再怎么拼,也没法天天连轴转,电竞选手打过再多比赛,永远也比不过手速飞快的新人……

  这条曲线虽然看起来有点悲催,但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宿命。

  毕竟,99%的职业,年龄增大后都没啥前途。有前途的人也用不着等到老。

  第二条收入曲线:

  稳上稳停曲线

  这条曲线的前期攀升, 比第一条曲线速度还要快,起点也更高,但到了中年,就会变成一条晃晃悠悠的平稳线条。

  这种平稳何时结束?取决于你何时离开这个行业。

  这条曲线的典型人物,莫过于当今网红职业——程序员,以及其它新兴脑力密集型公司工作的年轻人。

  得益于行业红利和技术功底,程序员们在开始的年头混的都不错,收入比同龄人高。

  可人到中年,面临技术频繁更新挑战的程序员们,或早或晚都会遭遇收入见顶的状况。

  或者是能力跟不上,或者是性格做不了管理,或者是触达了职位天花板。

  更多时候,甚至和自身的努力也没什么关系,全在于公司和职位的前景。

  性价比不高的中年人们,这时候,只能被动接受工作调整,收入没了向上的空间。

  但支出却没办法封顶啊。

  毕竟,越到中年,我们生活中的破事越多,结婚生子, 买房买车,儿女教育 ,父母养老 ,哪一项都绕不开钱。

  支出曲线的快速飙升,一旦穿过收入曲线,就会进到入不敷出的困境。

  中年危机就是这么产生的。

  当然,这样的收入曲线也有优势。

  年轻时赚更多点钱,我们还可以买房收租,还可以分散投资,抗风险能力总是要强一点。

  再说了,要是有一个职业,月薪几万,收入没封顶,还不用加班,没有中年危机,这世界还有人选其它职业么?

  凡事总得有个公平可言。

  第三条收入曲线:

  厚积薄发曲线

  这条曲线的走势和前两条刚好相反。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即使付出很多时间,收入提升还是微乎其微。

  但有一天,当你到达一个爆发点,收入增长就会像火箭一样嗖嗖往上蹿,没有见顶。

  经验型职业比如医生,教师都是这种曲线的典型代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家长都愿意让自家孩子从事这类工作的根本原因。

  毕竟,这样的工作,看似工资不高,但单位时间售价会随经验和价值的累积而增长,未来的隐性收入会越来越高。

  你看医生和老师,退休后反而更吃香。学术讲师的讲座和教授的创业,甚至可以跳出劳动这个框架实现财富增长。

  当然,这条曲线隐含的最大风险,就是从业者的中途退出和过早放弃。

  毕竟,早期的很多年里,我们不断付出换得的收入都很低。而这段时间,却是我们最年轻,最有欲望,也最不安分的时候。

  所以,从事这类职业的每个人,都必须想明白,自己是否愿意延迟满足。

  一旦确定,就得坚持到底。

  因为过早的放弃,不仅没法收获指数型增长的红利,还会让你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四条收入曲线:

  类线性曲线

  这条曲线看起来,和我们理想中的收入曲线很相似,区别在于他的增长更平缓,在每个年龄的数值也低一大截。

  这条曲线的代表工作,就是公务员及其它体制内,事业编制的工作。

  其实,职场收入本质上是个定积分问题,一个人职场总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他收入的起点和在每个年龄的收入,更取决于他享有收入的时间长短。

  公务员的最大优势,当然就是稳中有升的收入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很多公务员甚至发现,退休后他们的工资比在职时还要高。

  不过呢,我们常说,评价一个人的一生,不仅要看他能飞的多高,还要看他是否能平安落地。

  而事实证明,这两者往往难以兼得。

  关于收入的四条曲线,我说完了。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对照评估下你的职业(或想从事的职业)在哪条收入曲线上,你是否接受这样的曲线。

  以及,不管是欣然接受还是企图放弃,先听听我给你的建议。

  01 哪条曲线更好?

  每条曲线都有利弊,我无法定论。但我可以分享给你,两个做选择时经常用到的经济学原则:

  第一个原则:损失厌恶原则:失去100万的痛苦远大于得到100万的快乐

  第二个原则: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得到第一个100万的快乐最大,然后递减直到无感。

  基于这两个原则和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总体来说,上扬的收入曲线一定比下降的收入曲线体感更好。

  因为即便不同曲线的财产总值是一样的,收入位于下降曲线的人,感受也是痛苦多于快乐。

  02 你要对自己做价值重估

  这种价值重估,是基于你的收入曲线,对自己的长期财富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既不被短期的高收入给骗了,也不因前期的低性价比而郁郁寡欢。

  一旦你看清了自己的收入曲线,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改变策略。在支出方面做出预判。

  这几年我见过太多人,人到中年,收入锐减,却欠着好几套房的高额房贷,负担着极高的生活成本。

  这就是没做好价值评估和支出预判导致的。

  03 你可以采取的调整策略

  如果你对目前的收入曲线不满意,抱怨没有用,行动才是硬道理。

  怎么行动,我提供几个策略参考:

  第一个策略:转换跑道

  转行,切入收入曲线更高的跑道,以获得长期的更多收入。

  当然,你必须要忍受转行期收入的青黄不接。

  第二个策略:提升劳动复用率

  收入上扬的曲线,有一个共同特点,工作的劳动复用率很高。

  一次普通劳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卖很多遍。比如图书的版税,写一次,后面就能持续赚钱。

  所以收入曲线的破局,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复用率。选择工作时,一定要选择经验性工作,而不是熟练工这样的低门槛工种。

  最近我身边很多金融民工,开始学习python编程,其实就是希望提高劳动效率和复用率。

  第三个策略: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这本是互联网公司常用的策略,哪怕公司主业发展很顺利,仍然会找第二个能为增长做贡献的业务,这样第一个业务不行了,第二个还可以顶上。

  收入也是同理,在巅峰时刻你要跳出对第一曲线的依赖,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给自己留一手。

  这个第二增长曲线,可以是理财,也可以是副业。

  这篇文章我写了整整一周,大概把这些年关于收入变化的思考都写进去了。

  作为一个遭受过生活重锤的中年人,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年轻时的天真,谁让天真的人总是更可爱。

  可对于一直葆有这份天真的年轻人,我又时常担心,这份天真再不蜕变,怕是要被这个无情的社会给锤的稀巴烂了。

  所以,无论你正在为自己的高收入洋洋自得,还是为低收入而灰心丧气,我都建议你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也许,它没法改变你现在的收入,但至少可以让你跳出自我的现时的困局,用更宏观更长期的眼光去看待收入,看待自己。

  金融学有一个现象叫均值回归,指的是股票价格的走势长期来看很大概率会回归到他的长期平均价格附近。

  其实,我们的收入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定律,无论我们的收入是先高后低还是先低后高,长期来看总是会回归到均值范围。

  所以一入场就得到收入红利的程序员,和稳定有声望的公务员,谁也没法说出哪个职业更具吸引力。

  毕竟,任何一份职业,都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把所有好处都占全了。

  而这份收入的均值到底由什么决定?

  我认为,上限是智商天赋,下限是后天努力,而收入走势的陡峭程度,全取决于你的渴望程度。

  长期主义心态,有策略的行动,和对成功的不懈渴望,能不能改变你的收入曲线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一定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