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迁移加速推进 理财子公司差异化竞争渐露锋芒

2020-11-23 16:27:37 北京商报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嫡)经过了1年多的发展,银行理财子公司承接母行存量产品与新产品发行有序衔接,业务发展渐显成果。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进入11月银行存量理财产品迁移工作加快脚步,根据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等多家银行公告,为有效推进产品转型,母行拟将部分前期发行的理财产品分批有序地划转至理财子公司。

比如招商银行近日公告称,为保障理财业务平稳、合规、健康地发展,第五批划转理财产品将于11月25日划转至招银理财管理;兴业银行近日公告称,出于专业分工的考虑,部分存续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将由兴业银行变更为兴银理财,兴业银行发行的相关产品将于11月27日正式移交由兴银理财管理。

一位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迁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按照监管要求,2021年底前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就意味着在此之前都需要转换成净值化管理的新产品。不过目前来看,产品迁移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原有的不良资产如何处置、长期限产品募集情况不理想难以承接长期限资产等问题,各家银行也会看监管态度,及时调整进度。

一边是母行存量理财产品有序迁移,另一边理财子公司新产品发行步伐也在加快,在各具特色的产品线下,理财子公司差异化竞争态势渐显。

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稿,理财子公司共发行2482只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1914只、混合类563只、权益类5只。

理财子公司时代,产品能力至关重要。近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观念仍然比较保守,理财客群风险偏好较低。基于这一背景,从理财子公司目前布局情况来看,其产品体系整体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以固收类为主;二是初期主要通过FOF、MOM和私募股权等形式探索布局权益类投资;三是产品体系规划凸显差异化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如建信理财指数产品完全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银理财借助中银集团全球化布局优势,推出外币类产品;农银理财产品紧紧围绕“三农”特色;兴银理财打造海峡特色产品。

此外,在业务转型推进过程中,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养老类等特色产品。比如中银理财推出“福”“禄”“寿”“禧”四大养老理财系列;光大理财推出的阳光金颐享养老主题产品等。

事实上,当前加快完善产品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理财子公司的共识,就理财子公司产品布局节奏来看,《报告》指出,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首先围绕自身优势,打造核心产品,树立市场形象及品牌效应;随后做好客户、市场细分,深入挖掘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品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最后不断丰富产品线,满足多元化需求。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来说,受制于客户资源有限、投资运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短期内难以研发合规、有竞争力的净值型产品,可以选择先代销、后自主的产品研发途径。

眼下,加快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类型仍是各机构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工作重点,另外,除了产品布局,部分理财子公司在理财营销等方面也做出变革,使理财产品更加适应资管新规后产品体系转型的需要,比如,在营销渠道建设上,11月19日青岛银行(002948,股吧)理财子公司青银理财开业当天,青银理财APP也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银行理财公司直销App。

截至目前,已有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准开业。《报告》预计到2020年底,正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超过20家,以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头部城商行为主。对于有能力获取理财子公司牌照的机构来说,应该抓住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这一机遇,借助理财子公司在投资、销售、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拓宽投资边界、丰富产品体系、突破盈利空间、实现理财转型。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