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钱」的快乐,来了 | 2021年个税指南

2021-03-01 21:30:00 和讯名家 

致敬 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家》简七?豆

文|艾小白(微信公众号:简七读财)

牛年的“退税”红包,正式开始发放啦!

今天早上,手机上操作了几分钟,就发现可以拿到600多元。

还有朋友,拿到了上千元的退税,这个红包还真不小。

如果大家不了解怎么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

01

我们每个月到手的工资,都是税后收入。

通常,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再扣税之后,就能计算出来。

可以说,税多交还是少交,直接能影响到我们的到手收入。

不过,个税的计算十分复杂。

买房、租房、家里孩子和老人的情况等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同。

所以,国家现在每年会设置一段时间,让大家来统一结算税务信息,多退少补。

这个过程,叫做「汇算清缴」。今年是3月1日-6月30日,千万别错过这个时间啦。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退税的红包。

经过结算,如果发现少交了,还是要在这个时间段内,把税补上。

02

既然这样,哪些情况是退税,哪些情况补税呢?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首先,是退税的主要情形。

1)2020年全年收入不到6万,且平时交了税的朋友

最典型的,就是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了。

还有去年因为疫情,工资收入严重下滑的朋友。

比如去年7月刚毕业的小玉,每月收到工资的时候,单位都会帮他缴税。但她2020年的收入,整体没有达到6万元。

这种情况下,小玉就可以在这次结算中,申请退税,把多交的税拿回来。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但没申请的朋友

个税改革后,国家给咱们老百姓(603883,股吧),增加了6种情形的福利,专业名称叫做专项附加扣除。

比如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等。

满足其中任一条件,平时就可以少交一点税。

有些朋友可能在年初忘了申报,或是情况有了变化,都可以在这一次的结算中补上,国家也会帮你算清楚的。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皓皓,他的父亲去年5月到了60岁。

根据规定,他就符合了赡养老人的福利政策。但他去年初的时候,忘记申报了。因此去年,都是按照没有享受福利政策,来交的税。

而这一次的汇算清缴,他就可以把这个情形计算进去,拿到不小的退税红包。

另一方面,有关补税。

通常也有几种情形,比如有副业收入(劳务报酬、稿酬等),让最终的税率提升了。

或者去年有过跳槽,在上家和下家领工资的时候,重复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总之,年收入超过12万的朋友,尽量都去做一下结算。

根据最新的通知,还有一种少交了也不用补税的情形:

收入超过12万元,但经过结算,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

大多数需要补税的朋友,可能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啦。

03

具体怎么做,才能拿到退税的红包呢?

并不麻烦,用个人所得税的APP,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

要提醒你的是,在申报之前,最好先查看一下,自己去年的纳税信息,包括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一下当时填报的信息,是否有遗漏,或是情况有变。

今天操作APP,还是比较卡的,毕竟是汇算清缴的第一天,赶着来领红包的人太多啦。

不过不用着急,今年有3个月的申领时间,可以过几天错峰申报。

04

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留言,咨询各种汇算清缴的问题。

其中有几个问题,还挺普遍的,这里来统一做个解答。

Q1:副业收入,怎么算税收?

一般的副业兼职收入,都被算在“劳务报酬”一栏。

兼职的公司,如果在付你兼职费的时候,帮你扣过个税的话,只要通过APP查询都可以找到。  而这些收入,会跟你的工资收入一并,纳入全年综合收入中,一同计税。

Q2:家人看病花的钱,可以抵税吗?

配偶和孩子的看病支出(不包括父母),可以算作大病医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优惠政策。

但是在金额上有要求,必须是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才可以抵税。

Q3:我有房贷,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吗?

不是所有的房贷,都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只有你正在还首套房贷款的情形,才可以抵税喔~如果已经是第二次贷款买房,那就很遗憾啦。

好了,有关个税汇算清缴,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税看起来很难、很复杂,但其实和我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我们上班赚钱,平时买卖股票、房屋,这些动作全都离不开税。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世上有两件事你逃不过:死亡和缴税。

对税金建立起敏感度,对自己的财富,也能更有掌控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简七读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