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城市确立,如何培育特色鲜明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1-07-21 10:22:46 和讯名家 

首批城市确立,如何培育特色鲜明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9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众所周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建设一批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加快消费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大市场的快速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首批城市培育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就能快速推广到全国,形成更多具有强力拉动作用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首批城市选定为四个直辖市加一个传统一线城市,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这些城市已经积累起来的消费基础、已经形成的消费能力、已经具有的国际消费水平,特别是消费辐射效应,能够更快更好地积累经验、形成特色,从而为培育建设更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学习借鉴。

这也意味着,五大城市决不能将其当作一般工作对待,而必须深刻认识到成为首批城市的荣誉和责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积极探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路径,为培育建设更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特别是具有城市特色的经验。只有形成多种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才能对培育建设更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更强指导价值。

而五个首批培育建设城市,显然有各种不同特点。北京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已经具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只需要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广州是传统经济强市,是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消费能力也很强,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如果能够在消费品质、消费拉动、消费辐射等方面多下功夫,其在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天津和重庆,一个是老直辖市,消费基础条件较好,国际影响力也比较大,只要多在消费转型升级、消费潜力挖掘等方面下功夫,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用的。重庆是一个新直辖市,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心城市的地位很突出,且重庆人具有四川人、包括西南人喜欢消费、习惯消费、敢于消费的特点,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基础,也有条件。

那么,如何才能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真正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呢?首先,要有国际化视野。既然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必须有很强的国际化视野。五大城市作为直辖市和一线城市,国际化视野的基础是比较好的。但是,既然被确定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显然满足于目前的水平是不行的,而必须进一步开阔眼界,真正把城市消费纳入到全球消费范围之中,紧盯国际顶尖消费中心城市,学习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切不可鼠目寸光,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已经很高。没有国际视野,就不可能有国际水平,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其二,要有品牌化意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是一般的消费城市,用几项政策、用几个消费热点就能完成任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立足于品牌化,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城市要有品牌效应,要能够激发城市消费潜力、带动周边城市消费水平提升;产品要有品牌效应,要能更多消费国际知名品牌和培育国内知名品牌的作用;市场要有品牌效应,要能够借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机会,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市场品牌;服务要有品牌效应,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问题,更是事关国际形象的问题。如何打造服务品牌,是各大城市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再者,要有标准化理念。既然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必须高标准引领、高标准发展、高标准推动。如建设高标准的新型消费商圈、智慧商圈、步行街、休闲服务场所等。这就要求,五大城市必须按照要求,建设一系列的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的标准,且都要按照国际化水平制定。标准越高,建设的水平也越高,实现的效率也越高。最终,要让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闲置工业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新型发展载体、发展平台转变。

最后,要有特色化水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大的框架方面,是基本一致的,没有明显差异。如基础设施、消费载体、消费人群、消费品种,等等。但是,各城市之间也有自身的特点和环境,如果千篇一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正是各大城市有各大城市的特点,因此,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符合本地居民、企业消费习惯、文化习俗、生活理念、休闲方式等方面的特色消费场所和载体。特别像重庆这样的城市,就必须有西南一带的消费特色。不然,无法推广和复制。因此,特色很重要,特色对以后推广和复制非常重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