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理财课”买来吃亏和上当,投资理财别丢了风险意识

2021-11-26 17:19:40 新京报 

图/IC photo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社会积极创富的氛围中成长的一代,95后、00后的年轻人很早就形成了理财意识。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虽然还没有积累可观的资产,但也积极向投资理财市场试水。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不少“理财课”“财商课”在线教学课程应运而生。

然而据媒体报道,不少主打低价的在线理财课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让年轻人频频踩坑。有的理财课售价低到1元,看似“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实际上并不传授有价值的理财知识,“与其说在讲课不如说在推销”。而投资者一旦受到诱惑,掏钱购买那些高价在线理财课程,又会遇到维权难、退款难的问题。

成功的投资理财,确实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积累。不过,与很多领域不同,投资理财并不能保证知识积累与回报成正比。一次成功的投资取决于很多复杂因素,如果市场不景气,接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尚且会铩羽而归,遑论资金和实力极为有限的个人投资者。

因此,参加理财课程的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预期:我上课是为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弥补自己在理财知识上的盲点。任何理财课程的组织实施者,都不应该保证上了这门课就能让投资者赚到钱。对于那些空许致富承诺的课程贩卖者,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意识。

其实,对于初入资本市场的年轻人来说,在掌握理财技能和方法之前,他们更需要获得的是财商教育,即引导他们形成成熟理性的财富观念。囿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影响,不少年轻人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财富观念的引导,有的父母对家庭财务状况避而不谈。那么当年轻人真正有能力独立掌握一笔资产时,也会遇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的问题。

学员报名参加理财课学习,其动机是为了增值盈利,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从理财课程的设计角度而言,不仅要教会人如何赚钱,也要教人如何面对亏损。资本市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赚到钱,但至少每个投资者都会遭遇阶段性的亏损。相比“躺着就能赚钱”空头承诺,如何理解与应对账面亏损状态,才是理财课程应该提供的“必修课”。

现实中,哪怕是教学内容本身,一些在线理财课也是漏洞百出、粗制滥造。在网络知识社区的理财问答、理财板块,时常能看到人们对在线理财课不专业的吐槽。有些所谓讲师自己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清楚,就大言不惭地向学员传授“理财经验”,其真实效果可想而知。

有的在线理财课非但不深耕教学设计,还一味“拉人头”,呈现出一种网络传销的色彩。随着区块链和元宇宙等概念的走红,一些机构和个人也忍不住上前蹭流量,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术忽悠学员。如果学员没有基本的判别能力,就可能落入传销式圈套,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要为此蒙受经济损失。

不同于普通的“知识付费”,在线理财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还直接关系到参与者的“钱袋子”,必须设立严格的准入门槛。比如,平台在审核发布相关课程时,要核实授课者的资质,防止滥竽充数;对课程收费也要建立监管制度,在学员提出维权诉求时,按照合约承诺及时进行补偿或退费。同时,投资者也要明辨是非,选择有公信力的平台和机构进行学习。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每个投资者都熟悉,甚至“耳朵都听出了茧”,但不少人只有在尝到亏损的滋味时才会恍然大悟,重新理解投资风险提醒的深刻含义。合格的投资理财课程不在于着急劝人入市,而要帮助投资者树立健康理性的风险意识,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里“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实现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文/王钟的 编辑 孙晓 校对 卢茜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