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热点关键词:债基百元限购、财政货币政策、新能源、养老产业、美联储加息
多只优质债基启动百元限购
根据最新公告,南方基金旗下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长盛基金旗下1只纯债基金集体启动低至100元的限购。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此前宣布每日限购门槛低于100元的产品大概有17只(各类型合并计算),而加上这两天宣布的南方和长盛旗下合计6只基金,这一总数达到23只。
今年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强烈需求致债券基金关注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风险较低的纯债产品。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债基这类风险相对较低的基金是基金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过如果当前短期手中有一些闲钱,也不一定非去扎堆申购债基,也可以投资于一些现金管理类的货基产品或逆回购来获取短期无风险收益;如果对手里的闲钱没有流动性方面的要求,不妨提前配置既安全又能锁定长期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同时,还能解决养老金和教育金积累这两项刚需。
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在近日召开的国常会上,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国常会再次重磅发声。把就业放在第一位,意味着经济不能落下,今年GDP增长目标5.5%相信是能够实现的,这也给A股带来信心。
500亿元绿电补贴拨付发电央企,行业盈利有望边际改善
5月11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
补贴拖欠一直是制约新能源运营商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果没有补贴,发电项目基本都是亏损的,这就导致新能源运营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这波补贴将会给新能源运营商的现金流大幅增加,有望加快推动国内新能源建设,在今年这种稳增长的背景下,对国内经济增长也很有帮助。
国家卫健委表态我国老年人医护服务缺口较大
国家卫健委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目前,在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方面,缺口较大。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从制度、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年显现,国家频频发布政策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十四五”也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窗口期”。由于养老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A股相关概念股也较多,大体来看,主要涉及养老金融、医疗、养老地产、养老用品、养老服务等领域。多家机构预期2022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十万亿元左右,“银发经济” 的风口正在敞开。
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不排除加息75基点可能
4月美国通胀涨幅超过预期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周三表示,如果通胀持续在高位,他对加息以限制经济成长持开放态度。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否认了75个基点加息的可能性,但是市场应该已经意识到,美联储多次50个基点的大幅加息应该是未来的常态,而5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已经是既要降通胀又要实现股市“软着陆”的美联储留给市场的最大仁慈了。
在加息和缩表频率和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今年美股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一点都不会令人意外。另外,也会继续拉高炒币的成本,对于比特币着实是一个打击。
关注机构对于未来机会的把握:
中金:适度超配A股与港股,海外资产由低配上调为标配
在政策面以外,5月份国内与海外基本面也可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建议对风险资产谨慎乐观,适度超配A股与港股,海外资产由低配上调为标配。国内股指既受益于疫情边际改善与政策支持,同时估值相对较低,风险溢价提示未来一年股指有望跑赢债指15%以上。从流动性角度看,信贷脉冲也提示国内股指未来1-2个季度有不错表现。
中信证券: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
2022年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29.9万辆,环比-38.3%,同比+44.6%,销售承压。4月国内市场疫情下供需下滑明显;海外方面,补贴政策料加速落地,美国市场有望重回高成长,欧洲市场受到季节性影响稍有回落。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
风险提示
上述引用的资料及阐述的观点、分析是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和判断的,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决策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无新债申购,无新债上市。
配债:
无
其他:
无
新股申购
301183东田微(创业板)
30110瑜欣电子(创业板)
今日无新股上市
风险提示:
以上信息均基于已公开的新股资料,不代表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打新也需谨慎。
新股认购
暂无
今日公布中签&暗盘
暂无
今日挂牌
暂无
好辣,今天的捡钱日报就到这里,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祝大家捡钱愉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她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