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里的新东方在线,今天涨了将近100%。
因为凭借着直播卖货,俞敏洪再度出圈,难道说,新东方的春天又要来了?
“双减”政策落地,新东方市值缩水九成,面临转型,俞敏洪半年前就开始搞农产品(000061)直播。
刚开始的时候明显“水土不服”,平均每场销售额约17.49万元。
后来,在网友的启发下,在直播卖货的同时,用教英语的形式,开创了双语直播带货新模式,直接拉高了一众低学历高颜值的直播带货主播们的整体B格。
说实话,曾经都是要在课堂上面对一群学生疯狂输出,对镜头直播介绍产品都是小儿科。
高频输出段子式的知识点,卖大米时讲讲谷物和人类起源的关系,卖牛排时告诉大家,“原切牛排”“7分熟”“全熟”等英文用词。
新东方老师们的转型被网友们视作一次“降维打击”,信手拈来的知识点和新的直播呈现方式。
数据显示,6月8日到10日,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单日销售额先从98万元涨到340万元,又涨到超过1250万元。
说实话,这样的直播间氛围比那些,动不动开着那种激进的音乐,疯狂的逼单,一群人站在后面制造紧张热闹气氛,和演戏的直播间好多了。
从他们的粉丝数据中可以看出主要消费主力是31-40岁人群,宝妈们的购买力和学习力都很强。
毕竟,抓住宝妈,就抓住了大头,所有人都知道,男人在消费上的抠门程度,都不如一条狗,尤其是中年男性。
除了带货食品,他们还会带货教育产品。只是他们的教育产品从k9变成了幼儿教育:
大学生教育↓
还有我那天看到了父母教育培训,有个什么状元爸爸训练课。
看完只想对俞老师说,我买你的产品还不行吗,别来卷家长。
当我们以为新东方的老师转行了,其实人家只是跨界了。
吃不了苦就吃土,揭不开锅就直播。
这句话形容当下的直播风口非常贴切。
昨晚,凭借着直播带货的风口,还清几亿贷款的另一位大佬:罗永浩,昨晚刚刚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台,打算回去创业。
据说老罗的下一个赛道是AR,AR这个东西,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元宇宙只适合在股市收割韭菜,实体产业还早得很。
不过人们已经不在乎老罗创业会不会成功了,跟我一样看衰的估计是多数,但很多人还是为了他的坚持和情怀点赞吧。
毕竟实体产业不是玩人设,不是玩互联网流量。
但是直播可以。
老罗通过直播上演了真实版的甄嬛传,新东方通(300379)过直播开启了转型之路。
6月8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谈到:
“我把直播经济叫做商业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大卖场,第二次是电商,第三次就是直播带货。产品需要销售渠道,我发现最有效的销售渠道除了找代理,就是直播带货。”
总结一句话,宇宙的尽头就是直播带货。
连健身教练刘畊宏,都能靠着直播,一跃成为顶流。
直播现在仍然,一定是很大的风口。
2021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超6.3亿,行业发展逐步趋向于垂直化。
有不少互联网大佬们也早早地捕捉到“直播快钱”的芬芳,扎堆涌入直播间“再就业”。
除了俞敏洪以外,还有董明珠、李国庆、梁建章等各明星大佬亲自下场为直播,到美团、携程、腾讯TME等互联网大厂搭建直播产业链。
这些大佬大厂都挤进直播赛道,争夺流量密码。
携程在疫情反扑的202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开启了“云旅游”直播。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在直播带货赛道开启事业的第二春,卖书、卖酒、知识付费。
4月份的时候,美团上线了面向商家、达人的免费开放工具“美团直播助手”。
还有腾讯视频号直播冬奥、春晚、还有用演唱会引流。吸收了不少的流量。
无论直播的形式怎么变,健身也好,云旅游也罢,变现的利器依旧是带货为主,其次广告。
刘畊宏可以在直播期间植入各种广告,从衣服鞋子到钻戒,豆浆。据说代言费被定格在1700W。
周杰伦演唱会“隔空”带货,买起限量手办。
当下,某种程度上直播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直播+”模式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中持续升温。
在疫情之下,给企业带来增长服务,帮助构建企业直播营销闭环。给个人也重新带来了树立个人品牌的好机会。
大佬直播,到现在还是个好时机,但已经没有上半场的红利,现在也许是中场,或者即将进入下半场了。
一来,正好当下各家平台展开了对低俗主播的清理,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淘宝、京东、拼多多,平台迫切需要新的偶像和头部带货大哥,进而形成平台直播带货的新秩序。
二来,现在几大头部带货主播的都相继“退圈”,行业整顿等事件,也给到了大厂和大佬们的进入留足了一个流量窗口期。
也许,直播的江湖也要开始卷起来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