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困难时期?

2022-09-19 19:52:52 力哥理财 微信号 

我总说,不要和他人比较,比较只会带来贪嗔痴,做好自己,向内心寻求满足,才能获得长久幸福。

然而,很难。

大疫三年,前两年也受影响,但我感受还好,因为我知道,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比我们更糟。

但今年,特别4月以来发生的一些事,尤其是4月在我身边发生的事,如今又在全国各地上演,让我有点丧……

同样是通过比较,过去蛮有信心的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裂痕,让我很难继续坚信过去的信念,一定正确。

我相信,这半年来,特别最近两月,有这种感受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很大,有些没怎么受影响的读者,觉得我太悲观了,没有理性客观,就事论事,而是上纲上线,情绪宣泄。

但情绪不可能凭空产生,对我而言,是理性走到尽头,无可奈何的化学副作用。

就像昨天《陷入流动性陷阱》一文说的,经济起不来,消费起不来,股市楼市起不来的根本原因,不是市场缺乏流动性,而是大家不敢砸钱。

因为信心崩了。

人会因为找到高薪好工作,且预期未来还会升职加薪,收入越来越高,前途光明,才敢大胆透支消费,买房买车。

不会因为一笔意外之财,就大胆贷款买房,因为收入不可持续。

这就是预期对信心的决定性影响。

预期的改变,是因为看到已经或正发生的某些事,经过理性思考,发现背后暗藏某些规律,从而预见到,按这条路走下去,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更多更糟的事。

这段时间,因为缺乏赚钱效应,理财类自媒体关注度普遍下降。

股票基金类自媒体,下降最明显。

其次是垂直楼市类。

垂直保险类还好。

因为保险属于最靠后的防御类理财,安全性最高,特别是股市亏钱,楼市低迷,存款暴雷,央妈持续降息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对保险的需求反而更强烈。

天天亏钱,股市有啥好讲?

股票基金类自媒体除了灌鸡汤,打鸡血,还能说啥?还让说啥?

半年前,还有不少人问我中概股能不能继续拿着。

现在,连提问的都寥寥无几。

越来越多人,从痛苦,变麻木。

虽然宏观上,我知道,一切都是周期,熬过去,阳光总在风雨后。

只不过人生没法快进,熬过去,谈何容易?

我们该如何面对困难时期?

我现在理财写得少,杂谈写得多,把更多时间沉浸在故纸堆中。

这就是我面对困难时期的解决之道。

冬天,行动上,少动少错,最好减少跳槽、转行、大额投资等进攻性尝试。

心态上,转移注意力,尽量把精力从最让你难受的问题上抽离出来。

毕竟,当下所谓的困难,和祖先遭遇的困难,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上的低谷期,动不动就是1/4甚至一半人口团灭。

现在和平年代,经济再差,也不至于饿死人。

最大的痛苦,来自精神世界的焦躁不安。

对我来说,毫无功利心的纯粹求知的乐趣,就很大。

这种精神乐趣,支持我这两个月查阅海量资料,完成了《500人名单》的筛选编辑工作。

对更多人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小说、音乐、影视剧这些娱乐活动,以极低成本,带来精神世界的满足。

基于此,最近才写了《推荐几部好剧》。

500人榜单中,有十几位西方音乐家,有些对西方古典乐不了解的小伙伴表示质疑,这些人对历史有啥影响?

现在这种时候,音乐特别能慰藉心灵,给人力量,还是几百年前写的曲子,这算不算影响后世?

当然,多数国人对西方古典乐知之甚少,对西方流行乐也不甚了解,日常听的,主要是华语流行音乐。

我就想排个“影响华语流行音乐50人”榜单,供大家参考。

很快发现,这事没法干……

都还是活着的同时代人,绝大部分作品还没被足够长的时间淬炼,历史地位还没奠定。

巴赫作品在死后近百年都没被重视,还不如他儿子有名,直到门德尔松指挥演奏巴赫《马太受难曲》,才重新被世人发现,历史地位越来越高。

陶渊明、杜甫、维米尔、梵高……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的伟大艺术家。比比皆是。

更何况,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因代际差异,还能微博打榜撕逼,不管我怎么排,都会被多数人喷“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不妨放弃所谓的客观公正,就说说对我个人影响最大的,最喜欢的,甚至融入我生命里的100首华语流行歌曲吧。

这两天,查了很多过去40年华语流行歌曲资料,但还有很多歌一时想不起来,以下只是初稿,并不完整,但足以暴露我的音乐品味和年龄——

总体来看,和我写作风格一样,我对流行音乐的口味,也很杂……

1、我是武侠文化爱好者。

《世间始终你好》、《铁血丹心》、《沧海一声笑》、《刀剑如梦》、《难念的经》、《神话情话》、《俩俩相忘》都是80-90年代经典金庸剧的OP/ED。

都有一种历尽沧桑、看破红尘的终极感,站在山顶,回头俯瞰人世间的情爱利益斗争,然后沧海一声笑……

2、《笑看风云》和《一生所爱》也有这种感觉,前者更豁达,后者更苍凉。

郑少秋唱功不行,汪小敏翻唱版更动听。

卢冠廷原唱版本就是最好的,我曾在腾格里沙漠里一个人坐了一下午,耳机循环这首歌。

3、邓丽君虽然历史地位高,但和我生命并不契合,她95年去世时,我还没开始听流行歌曲。

对我来说,她只是教科书上的名人,没有和我生命共振过,入选的《但愿人长久》,一半是苏轼词的功劳。

4、罗大佑入选歌曲最多,有7首。

罗大佑几乎所有歌我都会唱,他和Bob Dylan一样,把流行歌曲的作词水准提高到文学的高度。

唐诗宋词元曲,诗是吟诵,词和曲都是吟唱。

所谓词牌名,就是一个固定的旋律和节奏,不同名家填词,让歌手演唱。

可惜我们古人不重视音乐,曲大都遗失,只剩下词来吟诵。

5、李宗盛和罗大佑是华语音乐史的双峰,都是公认的教父级人物,类似李白和杜甫、莫扎特和贝多芬、雨果和巴尔扎克、赵孟頫和黄公望、欧拉和高斯。

如果说罗是华语“歌圣”,以对人生和重大社会议题的深刻洞悉为特色,李就是“歌仙”,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却一针见血唱出在情爱里游走的凡人,想说但说不出的心里话,带有很强的哲理性。

“沧海一声笑”们是站在山顶,笑傲江湖,俯视众生,李宗盛是越过山顶,把你拉回凡间,“才发现无人等候”。

作词水准,卓尔不群。

6、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是我人生中第一首能真正理解歌词内涵的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

7、四大天王中,我对黎郭无感,刘德华以勤勉感动了我,也只入选了一首《笨小孩》,真正对我产生影响的,只有歌神,是我十多岁时第一个崇拜的歌星。

歌神的唱功,几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实力毋庸置疑,但现在回头看,歌神不属于创作型歌手,这方面影响力不如之前的罗李和之后的周董。

非爱情类歌曲中,我最喜欢《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人生的沧桑感跃然纸上。

其次是《离人》,但歌神演绎不如林志炫,我是被林志炫版本感动的。

8、家驹93年就去世了,我没能第一时间认识他。

直到大学时代,我才认识Beyond,虽然都是粤语歌,但不用看歌词,也足以震撼到我。

Beyond的经典不少,我选了最喜欢的四首。

其中,《海阔天空》是我以前线下巡回“演唱会”时,出场率最高的作品,是一首能永载史册的伟大作品。

《喜欢你》我更喜欢邓紫棋的版本。

9、阿哲是我青春期崇拜的第二位歌星。

现在回头看,和歌神一样,阿哲嗓音没得说,但作品还是没超越你侬我侬,暗恋分手这些常规情爱主题,且表现形式亦无重大突破。

更重要的是,阿哲早期代表作,主题都是出轨背叛和求之不得的苦恋……

比如《爱如潮水》、《宽容》、《别怕我伤心》、《不要对他说》、《用情》、《过火》……

用今天话说,“三观不正”~

后期代表作正能量更多,比如《信仰》、《爱就一个字》、《直觉》、《白月光》。

阿哲最火的90年代中后期,我还太小,不太能理解他歌的含义,现在回头看,旋律依旧熟悉,触动却少了许多。

10、我高中时才第一次听到王菲神专《寓言》,听到《笑忘书》时,直接被征服了。

王菲被上帝吻过的嗓音和特立独行的性格,用李白的话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杜甫的话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1、熊天平和无印良品都是我青春期很喜欢的歌手,一样的问题,喜欢听,但其实听不懂。

大学时代,听光良单飞后的代表作《童话》,这才听懂了。

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是为纪念他意外去世的表弟,非常独特的一首歌。

12、信乐团的歌,我以前KTV必点,现在回头看,也只能找出《死了都要爱》和《天高地厚》作为祭奠,连《离歌》、《海阔天空》、《千年之恋》、《one night in 北京》都有点无感。

可能年纪大了,激情消退,对用力过猛的作品,就没那么欣赏。

更揪心的是,五月天的歌,我居然一首没选出来。

《倔强》、《温柔》、《突然好想你(002582)》、《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好听的歌很多,但可能没和我的生命历程合拍吧。

13、直到2010年出的专辑《信者得爱》,我才第一次听郑秀文这位“百变天后”的歌,原因和我当时刚建立的信仰有关。

《信者得爱》国语版一上来的歌词是——

这个世界就像叛逆的小孩

为什么 这个时代

变得太快也太坏

人祸天灾让我们饱受了伤害

风雨的到来 是否上天的表白

现在这环境,听《信者得爱》,和听纵贯线《亡命之徒》一样,能给我们力量。

14、我听朴树也很晚,但年纪越大,越能感受到朴树的音乐,也有时间的穿透力。

15、林志颖唱功很差,没法唱高音,所以他的歌很容易唱。

我小时候也做过明星梦,还报考过什么明星培训学校,有次去面试,唱的就是《今年夏天》。

16、阿桑身世坎坷,28岁才正式出道,唱了几首寂寞孤独冷的伤感情歌,刚红没2年,就罹患癌症,34岁去世。

那时正好我爸也罹患癌症去世,有段时间反复听阿桑的《叶子》、《寂寞在唱歌》,融入了我的生命。

17、梁咏琪是我追的第一位女歌星,出道即巅峰,第一张专辑同名主打歌《短发》严重影响了我对女性的审美观。

虽然唱功一般,但高妹那时颜值是真高啊~

18、如果不是奥迷,肯定不知道《奇迹再现》,更不知道毛华锋。

毛毛早退圈了,但过去10年,奥特曼实现了IP大复兴,《奇迹再现》是唯一中文填词翻唱的奥特曼主题曲,考虑到迪迦独特的历史地位,这首歌也火了很多年。

不说奥特曼,这首中二歌本身激昂向上,也会给人带来很多力量——

未来的路 就在脚下

不要悲伤 不要害怕

充满信心 期盼着明天

微笑面对危险

梦想成真不会遥远

鼓起勇气 坚定向前

奇迹一定会出现

19、在我整个学生时代,没有一位歌手像周杰伦出道时那样,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共鸣,几乎人人都会唱《双节棍》。

我第一次听同学说起“周杰伦”,觉得名字好怪,是不是一个叫“Jay”的老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啊?

我高中时地理历史就出了名的好,同桌问我,你知道底格里斯河和汉谟拉比法典吗?

我说知道啊,然后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他说,啊,周杰伦没瞎说,真有汉谟拉比法典!

华语流行音乐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香港,第一代上古神兽有罗文、许冠杰、徐小凤、苏芮、刘文正、凤飞飞等。

经谭咏麟、罗大佑、邓丽君的过渡,到80年代后期,开启中生代主导下的港台流行音乐黄金时代。

包括四大天王、哥哥、梅姑、童安格、周华健、齐秦、陈慧娴、孟庭苇、王杰、辛晓琪、巫启贤、邰正宵、张信哲、王菲……

这些50-70后歌手的集体创作巅峰期,是93-95年,也是华语流行乐坛的第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的流行乐坛,处于前互联网时代,有很强的工业时代生产标准化娱乐消费品的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回头看张学友、张信哲们的作品,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重复感和乏味感,所有人都在一个曲风(抒情歌)和主题(爱情)里打转,产生审美疲劳。

那个时代,才华横溢的范晓萱硬被包装成可爱呆萌的儿歌歌手,痛苦不堪。

Beyond本来就想好好搞音乐,非被经纪公司安排上各种综艺走秀博眼球拉人气。

受不了香港乌烟瘴气的乐坛氛围,Beyond才出走日本发展,没想到还是要上综艺混脸熟,这才有了家驹意外殒命这个果。

陈奕迅在《浮夸》里,以歇斯底里的演唱方式,深刻揭示了这种病态却无奈的娱乐圈生态——

世上还赞颂沉默吗 不够爆炸

怎么有话题 让我夸 做大娱乐家

幸运儿并不多 若然未当过就知我为何

用十倍苦心 做突出一个

正常人够我富议论性么

你叫我做浮夸吧 加几声嘘声也不怕

我在场 有闷场的话

表演你看吗 够歇斯底里吗

以眼泪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惊讶

我旧时似未存在吗 加重注码

青筋也现形 话我知 现在存在吗

就像我对整个人类历史分类时采用的标题,最近这几十年,人类进入到娱乐至死的消费主义时代,互联网进一步加剧这个趋势。

今天不再有“表演艺术家”或“歌唱艺术家”,只有娱乐明星。

“只见流量不见人”,冷酷的算法把人性的温存打入地窖,只要你还想在这圈子混,就无法挣脱这隐形的枷锁。

总有荔枝说,力哥文章不错,但老用标题党不好。

哈,你看XH社和RM网官微,一样标题党。

流量把一切数字化、标准化、透明化,官媒一样有流量焦虑,也要博眼球。

科技进步,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继而改变信息生产方式,最终改变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方式。

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宿命,没人能逃脱。

2000年代,互联网已出现,但上网门槛很高,还是精英们的天下,刚出现网红歌手,但还没什么流量明星的概念,流行乐坛的曲风开始大规模融合创新,唱片公司越来越尊重歌手个性(不尊重我可以自立门户)。

这一切的开端,就是2000年周杰伦的出道。

2001年,周杰伦发行划时代专辑《范特西》,成为过去40年华语乐坛分水岭,也是50-70后中生代歌手逐渐退出舞台中心,70-90后新生代歌手接棒的转折点。

新生代的代表人物有:王力宏、范玮琪、梁静茹、孙燕姿、杨宗纬、蔡依林、潘玮柏、林俊杰、张韶涵、S.H.E、王心凌、薛之谦、胡彦斌、郁可唯、萧敬腾、李荣浩、邓紫棋……

他们的第一波集体创作巅峰期,是03-05年,这也是华语乐坛的第二个高峰,以2004年“神仙打架”为顶点。

站在2022年,“新生代”这词用在中年发福的周董身上,感觉有点怪哈~

今天流行音乐的主要消费群是00后学生,当红艺人也多是95后小鲜肉,比如蔡徐坤、王一博、易烊千玺,连90年的鹿晗都有点过气了。

历史永远站在年轻人一边,如果你和比你更年轻的人意见相左,一定你错,他对,因为他会比你活得更久。

蔡徐坤和周杰伦的顶流之争,一定会以蔡徐坤胜出告终,就像当年周杰伦接棒张学友,成为新生代顶流一样。

作为80后,我尊重蔡徐坤,也相信蔡徐坤有属于自己的才华,但我老了,恕我无法再喜爱蔡徐坤,这是我一出生就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性。

周杰伦的伟大,在于依靠天赋,打破了90年代流行乐坛的抒情风。

他是什么风格?

R&B、嘻哈、饶舌、古典流行、摇滚、电子舞曲、中国风、爵士、乡村、日本邦乐、埃及风、巴萨诺瓦、佛朗门戈、Funk……

周杰伦在不同歌曲甚至同一首歌里,会天马行空般放入众多音乐元素,居然还挺好听。

这种不拘一格的混搭风格,后来被无数同辈、后辈、甚至前辈音乐人模仿,包括纵贯线的《亡命之徒》和郑秀文的《信者得爱》,直到今天流量艺人,也还未出其右。

我昨天给儿子听各种我喜欢的音乐,培养他的音乐审美,听到《双节棍》时,他自己都惊了,怎么会有突然的停顿和变调,好独特的音乐呀~

为啥这些年总有人说周杰伦“江郎才尽”?

因为2000-2012年,他以几乎一年一张专辑的速度,不断刷新自己的音乐可能性,导致粉丝期望值越来越高。

以我对历史的理解,1974-2022年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三人,我会选择50后邓丽君、60后张学友、70后周杰伦。

如果只有一人,我会给周杰伦。

首先,他对华语流行乐坛的影响,类似贝多芬,结束一个伟大时代(古典主义时期),开启一个更伟大的新时代(浪漫主义时期)。

其次,他和方文山共同开启的“中国风宇宙”,重新定义了“中国风”这种音乐风格。

其他什么R&B、嘻哈、饶舌,乡村,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独创,我们只是从国外引进,再融合创新。

而方周开启的现代流行中国风,区别于邓丽君或琼瑶式的古典中国风,广受欢迎,且后继者无数,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认为方周中国风巅峰之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青花瓷》。

方文山在《天青色等烟雨》一书中,围绕14首他和周杰伦共同创作的中国风作品,讲述了文字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故事。

从书名可以看出,方文山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也是《青花瓷》。

上面这些,围绕的都是周杰伦在音乐史上的成就。

他和我生命历程的深度连接,主要是范特西时代的《爱在西元前》、《简单爱》、《开不了口》。

每次想起这些歌,就能想到我的青春往事~

蔡徐坤或其他后辈,未来能否超越周杰伦,我不知道。

但这个15岁就能写出《屋顶》这种成熟作品的天才,在100年后写的音乐史上,一定还有一席之地。

20、周杰伦之后的歌手,好像只有出道即巅峰的飞儿乐团能和我大学时代产生比较深的连接。

后来出社会了,情爱音乐啥的不再重要,专心搞钱才是王道,偶尔听到一首好歌,哎呦,不错哦~

21、2019年,滚石公布了《明天会更好》原稿歌词。

很多人以为,《明天会更好》词曲作者都是罗大佑。

但当年发行时,作词写的是“罗大佑等”,后面还有一长串名字。

罗大佑写的原稿歌词,后来被改得面目全非,批判现实的负能量全删光,只留下阳光正能量。

之所以要改,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80年代非洲正经历一场非常严重的饥荒。

1984年圣诞节,为了给非洲灾民慈善募捐,鲍勃·吉尔多夫号召一群英国歌手,共同录制单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隔年1月,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号召下,一群美国歌手也录制了著名的《We Are The World》,很快,这场明星公益潮席卷全球,大陆和港台地区都积极响应,各自创作了公益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地球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从一开始,《明天会更好》就是一首带有政治使命的公益歌曲,罗大佑不可能打上太强的个人印记。

二是1985年,台湾还处于戒严时期。

1979年美丽岛事件后,台湾国民党当局加强舆论管制,规定所有歌曲发行前,必须送审。

罗大佑早期黑色摇滚时代,有大量针砭时弊的作品,歌词也常被审查当局改得面目全非。

比如《鹿港小镇》中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最初被迫改成“这里不是我的家”。

所以罗大佑填词的《明天会更好》,不改成人畜无害正能量,在当时台湾也无法发行。

想到昨天西南某省发生的事,又想传递积极乐观的力量,此情此景,我觉得罗大佑原版《明天会更好》,比众所周知的光明版《明天会更好》,更适合送给大家——

轻轻抚摸麻木的身体 无奈闭上你的眼睛

这个荒谬的世界 依然黑白不分的转个不停

春风已解风情 刺痛少女的心

那旧时撕裂的伤痕 永不会愈合了

抬头寻找夜空的繁星 天际闪现一丝踪影

传来喜玛的高原 千年的冰雪 渐渐消融的消息

黑夜热泪滚落 灼痛少女的心

让愤怒语化为音符 控诉无耻的谎言

嘶哑着你的咽喉 发出一阵怒吼

让我们撕碎这旧世界

让我们重构美丽新世界

让我们的泪水 淹没这卑鄙的灵魂

为苍天献上虔诚的祭品

上天保佑  明天会更好

一无所知的傻白甜,也相信明天会更好。

更了不起的,是明知世上种种丑恶,依然在黑夜里坚持前行,盼望光明,相信明天会更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