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通胀,中产通缩

2023-09-20 00:02:06 力哥理财 微信号

先做个小调查——

前两年,有个概念很流行:富人通胀,穷人通缩。

经济大环境不好,消费需求减少,PPI/CPI都有往下走的趋势,穷人通缩没毛病。

为啥富人却通胀呢?

因为经济越低迷,国家越是放水刺激经济,最后超发货币越容易集中到聪明or胆大or有关系的富人手里。

富人钱多到用不完,要么就买各种奢侈品享受炫耀,要么就买各种投资品保值增值,所以LV包包、豪车豪宅这些富人专属商品的价格,一直upup。

但今年我观察下来,发现真实情况很可能是:富人明面通胀、穷人隐性通胀,真正陷入通缩的,是中产。

如何定义穷人、中产和富人,国家没有权威标准。

但中国社会还是金字塔结构,简单按比例划分,人群中90%穷人,9%中产,1%富人,应该大差不差。

对应总人口,12亿+穷人呢,1亿+中产,1000多万富人。

家庭净资产100万以上的,差不多就是中产。

600万以上的,差不多就是富人。

富人明面通胀,很好理解。

穷人隐性通胀,在于油价和人工成本(劳动力短缺)实际上还在上升,穷人生存最刚需的食品价格也没有明显通缩。

下馆子最有体会。

不管食品价格因季节性因素是涨是跌,饭店里涨上去的价格,永远不会跌回去。

现在20块钱都不一定能吃饱,一个一二线搬砖的打工狗,如果顿顿饭店外卖,一个月没2K打不下来。

穷人恩格尔系数最高,食品价格下不来,穷人通缩就是睁眼说瞎话。

所以CPI数据持平甚至下降的表象下,穷人丝毫没感觉到物价下跌的通缩快感,觉得物价还是昂贵,生活依旧艰难。

……

重点,在中产。

家庭资产中,一线和强二线昂贵的自住房市值,占了很大比重,所以很多明面上的中产,只拥有纸面财富。

还没买房的,只要一买房,手里可用于吃喝玩乐的流动资金就迅速大缩水。

已经买房背贷的,一旦房价大跌或丢了工作,更是焦虑万分。

过去这些年,真正推动中国消费升级的,主要是这1亿多中产。

男的买房买车,女的买进口包包化妆品,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还有出国旅游

你想,富人才多少?往死里买,也很难拉动整体经济大盘,只有这1-2亿中产鼓足勇气买买买,消费才能往上走。

所以2018年前后,消费升级概念最火那会儿,很多基金经理都更看好“可选消费”,而非“必要消费”。

但这几年更流行“消费降级”,因为经济变差,房价下跌,收入减少,对未来预期变差,中产不敢在可选消费上大手笔砸钱了。

短时间看,股市里听上去比较low的“必要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家具、服装鞋帽、日常用品等),可能反而比高大上的“可选消费”(汽车、医美、传媒娱乐、旅游度假、高端服饰和化妆品等),更值得期待。

过去那些中产或入门级富人热衷于追逐的“玩具”,今年普遍大幅折价。

我今年搬家时,买了一大堆手办。

很多大型动漫雕像,要一两千甚至更贵,才能拿下。

当时我还研究了一番,本想写篇靠抢一手手办转闲鱼高价卖出赚差价的文章,结果发现,现在这事太难了,果断放弃。

收藏手办要花很多钱(打底几万),家里还要有专门的空间存放展示,不是中产以上根本玩不起。

但去年以来,闲鱼上的二手手办价格持续下跌ing…

比如我半年前淘的灵境TPA天马座星矢全新好(000007)盒未拆摆,包邮1950,现在最低1850就能拿下,同系列的紫龙,当时包邮1700,现在1600就能拿下。

但当初官方售价可是2388,只要一入手,怎么都是亏,根本没有赚钱可能。

只有少数限量绝版的品质人气雕,比如hunter fan的酷拉皮卡,天神工业 immortals的处女座沙加,还能维持二级市场的溢价,但我查了下,相比半年前我入手时,也在缓慢通缩中……

所以现在是骨灰级胶佬抄底绝版中古二手的好时机,但靠投机这货赚钱,还是算了。

毕竟,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厂家出的雕越来越多,定价越来越高,但玩家整体经济实力却跟不上。

过去很多品牌品质人气雕,一预售就抢光,二级市场要加价才能买到,现在随便买,反而有些交了定金还没拿货的,囊中羞涩不要了,不得不闲鱼刀转。

玩过港股的都知道,这叫还没正式IPO,暗盘就先行破发了~

一级市场估值太高,圈钱太狠,二级市场韭菜不够用,只能跌跌不休。

……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比如茅台(600519)打新,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溢价就不如前些年那么高。

毕竟喝茅台送茅台的不只1%不到的富人,那9%中产里,也有不少好这口,现在需求同样缩水。

还有今年摩托车市场也很惨,特别是拉风的进口摩托车,去年还要加价才能抢到,现在到处打折。

因为污染问题,很多城市禁摩,允许上路的,牌照价格也死贵死贵,交通工具属性远低于炫酷装逼属性,本质和成人向的收藏级手办一样,是个大玩具,典型消费升级产物。

可见,中产日子不好过了,用在这些精神享受上的钱,明显缩水,导致这类商品价格都hold不住。

但奇怪的是,同是消费升级的享受型支出,这些能放家里长期观赏或使用,以后还能转变的商品,普遍通缩,那些转瞬即逝的纯精神享受,却普遍通胀。

一个是演唱会门票,不管谁的,眼下几乎都很抢手。

前几天周杰伦上海演唱会开票,力嫂居然喊我和她一起蹲点大麦抢,这不纯粹浪费时间嘛,人家专业机器抢票的黄牛额外收你两三千服务费都不保证能抢到……

周董只是极端案例,其他各种明星演唱会,都超级热,短视频随便一刷就是花500块听伍佰演唱会,唱伍佰的歌给伍佰听的梗。

如果不是要求实名制买票+扫脸核对入场,价格早炒翻天了。

另一个是旅游。

这个暑假,不管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火爆到炸裂。

料想这次国庆长假,国内各大景区肯定又是人从众。

不管动辄上千元一张的演唱会门票还是动辄上万元一次的旅行,主力人群不可能是那10亿+连飞机都没坐过的穷人,只能是那1-2亿中产。

可为啥同为中产,都是享受性消费,待遇差异那么大?

想来想去,可能的合理解释是:很多中产对未来很悲观。

任何长期消费投入,不管买房买车,还是生娃买胶,都倾向于减少投入。

但演唱会和旅游,包括吃香的喝辣的,都属于及时行乐,能在一段时间内转移注意力,麻痹大脑,让你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和对未来的忧虑,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能过一天是一天的味道。

……

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李佳琦事件上。

平心而论,李佳琦飘了才正常,不飘才做作。

几年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美妆销售,变身中国百万分之一的最顶级富豪,早已财富自由,他怎么可能因为几十块钱一支的眉笔和普通人共情呢?非要直播时表现出共情的样子,也是装的。

李佳琦没法急流勇退,是因为背后有资本力量裹挟,或者还有那么大的团队要靠他养活,他停不下来。

但直播属于高强度工作,超累,他脸上早就写满“被迫营业”四个大字。

问题关键,不在于李佳琦质疑粉丝有没有认真工作,收入有没有提高,而是为什么过去主打的直播间全网最低价,现在不敢说了?

答案是,日子不好过的,不仅是广大中产,也包括风投和创业者。

过去光景好的年岁,风投拼命砸钱给创业者烧,创业者把过去用于营销品宣的费用,全砸头部主播身上,亏本赚吆喝,先把品牌打出来。

前些年,消费者能买到全网最低价,李佳琦还能大赚几十亿,本质是风投买单。

但现在风投不敢乱砸钱,要创业者稳定经营,挤出利润,就像股市不再流行画大饼的高估值,更热衷于安安稳稳的红利股。

问题是,头部主播的胃口,已经被撑大。

过去,主播的存在,减少厂家销售流通环节成本,加上拼命用量压价,自己赚小头,大头让利消费者,消费者才能得到真实惠,主播的确站在消费者一边。

但现在厂家要利润,你自己也从屠龙少年变成既得利益的恶龙,只能消费者买单,不知不觉,已站到消费者对立面。

所有当粉丝质疑价格太贵时,才触碰到李佳琦敢怒不敢言的逆鳞,忍不住发飙。

屠龙少年变恶龙,当年在淘宝京东美团滴滴上都发生过,现在轮到直播主播。

我两年前写的爆款《李佳琦、薇娅的风光日子,快到头了…》已预言这个结局。

不巧的是,眼下经济不好,老百姓(603883)需要情绪出口。

这话别人说,只是“无知的正能量”,大不了一笑而过,但你说出来,就满满负能量。

毕竟很多人收入不升反降,不是不努力,而是大势不好。

你李佳琦一夜暴富,90%靠运气,10%才是努力+天赋,但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就有失偏颇了。

别以为大几十块钱一支的眉笔便宜,中国很多穷人依然买不起,真正的消费主力,还是陷入严重通缩中的中产。

……

中国GDP增速07年景气登顶,全国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极度乐观。

48元中石油,杨百万居然大言不惭说要留给孙子,反应到股市上,才会出现6124点,那个16年后看,依然高山仰止的乐观情绪之巅。

随后中国经济增速随体量增大,不断下滑。

08年破10,12年破8,16年破7,本来到2020-2025年之间,应该回落到5%-6%之间,才算合理。

没想到疫情来了,20年和21年合在一起,年化也有5.3%的增速,可以说非常靓丽。

但2022年,大家都懂的原因,又回到3%。

照理说,2023年全解封,情况应远好于2021年,增速8%+,两年合计年化5.5%才正常。

结果一季度4.5%,二季度6.3%,都远远不如预期,所以外资拼命净卖出,把股市打的抬不起头,也不是没道理。

三季度表现也差强人意,不出意外,全年增速不超过5.5%,两年平摊下来,年化4.1%。

就算24年有所复苏,再回5%+,也很困难。

哎,我们至少提前5年,增速从5%+的正常状态,降到4%+。

别小看这1%+增速差,和美国GDP差距重新拉大都是小事,上千万个就业岗位消失才问题严重,中产普遍通缩,甚至大面积返贫。

GDP增速下滑,是果。

因,不是疫情,是信心。

信心为啥好像一夜间就没了,我讨论过很多次,多说无益。

有些上了年纪的,会拿99年通缩安慰现在的年轻人,没啥大不了的,当年四大行都快破产了,几千万国企工人集体下岗,不照样挺过来了?

和当年的困境比,现在不算啥。

表达乐观情绪没错,我们肯定会挺过眼下困境,再攀新高,但实事求是说,我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困境,比99年典型通缩更严峻。

一是99年那会儿,我们正在加入WTO前夜,整个中国都在持续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速与国际接轨,那会儿英语好还是很吃香的就业加分项。

眼下我们则遭遇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产能脱钩,“去中国化”成了发达国家小圈子的政治正确,由此带来的技术困境,我们或许还能咬牙自主攻关,逐步突破,但出口份额的损失,显然不是靠亚非拉穷兄弟和俄罗斯这种准盟友增加进口能弥补的。

过去20年我们能经济起飞,最核心的增长模式就是从亚非拉穷兄弟进口原材料,我们靠低人力成本组装完成,再卖给发达国家。

未来这套玩法越来越困难,且看不到局势扭转可能性。

二是99年我们还有充裕的人口红利,至少能维持20年,但往后看20年,人口红利正快速变成人口负担,我们进入持续还债的历史阶段。

三是99年房地产还没大爆发,往后20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但现在往后看20年,房地产成了高危堰塞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依然是长期还债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国家整体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不代表你作为个体,也会享受到最终的红利,而不是成为曲折道路上的代价。

90年代下岗的工人,往后的生活,都更好了吗?

以上种种,造成现在的经济,属于非典型通胀,又是非典型通缩,很尬的存在。

……

一些极度悲观的人,觉得未来长期通缩,还理个球财,安安稳稳存银行就是最好的理财。

一些没那么悲观的人,觉得未来还要面临高通胀压力,经济起不来就放水,还起不来就加码灌……绝不能存银行等死,还是all in股市搏一把?

问题是不管股市楼市,持续多年只有亏钱效应。

想要资金出海,又越来越难。

这些年,较好的理财机会在区块链资产,但有比较高的技术和资讯门槛,在国内也违法。

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过去靠信息差赚钱的机会,或者说漏洞,正在被快速堵上。

前些年,像借亲友身份无成本零门槛开证券账户去打新转债,一年也能赚好几万的好事,一去不复返。

更早以前,发动村里的乡亲父老一起开港股打新套利,一年能赚几十万,更是永远没戏。

资金逼得无处可去,这两个月,居然都往黄金市场涌。

黄金不生息,没法和股票、债券、房产比,长期回报也比不过这些。

1980年是黄金空前绝后的巅峰,43年后的今天,看起来金价很坚挺,实际只涨不到1.5倍,年化2%,真的很一般。

但这两个月,国际金价(伦敦金)继续震荡,国内金价(上海金)却走出独立行情,出现明显溢价。

这种反常现场最合理的解释,是国内资金看衰人民币,以人民币定价的国内金价会随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而涨价,提前埋伏,预支未来人民币可能的贬值空间。

照现在这溢价,市场预期人民币会贬到多少?

7.6左右。

可能吗?

谁都不敢打包票,只能说7.3是监管认可的正常波动底线,再往下就要出手干预,跌到7.6可能性非常小。

50克黄金,从香港平价买入,再到内地平价卖出,理论上能赚千把块。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的套利机会,成本不低,风险不小。

除非住深圳,往返香港超方便,否则跑一次香港的费用,还不如赚到的差价。

金价和外汇牌价一样,你在香港的买入价会高一些,回内地的商家回购价则会低一些。

且法律规定,每人每次入境随身携带黄金不能超过50克。

就算你住罗湖,每天往返香港也要耗费时间精力,深圳物价那么高,一天充其量也就赚几百,可能就比跑滴滴多点。

关键是,溢价套利风险总是高于折价套利。

不合理的溢价,早晚会被打回去。

金价每天都在波动,没准哪天溢价大幅收缩,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另外金价本就处于高位,出现一波大跌,也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未来万一出现极端糟糕情况,买黄金能避险吗?

能,但仅限于实物黄金

但局势真糟到持有实物金才安全的话,社会都乱成啥样,也可想而知。

那时,真正能避险的,不是国内买的黄金,而是你的资产和人,都润了。

不过我认为,这种局面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几乎为零”,我依然相信,未来中国经济只是大概率增速下降,但绝不会崩盘。

日子还是会越来越好,只是速度会慢点,大家多点耐心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