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重疾险买定期还是终身,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2019-08-09 14:12:37 和讯名家 

“险联社”专注保险领域独家报道。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保险资讯与产品信息。

重疾险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但很多朋友在购买时却遇到不少选择困难症。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6.3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3.64岁,女性为79.43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购买重疾险自己买多久适合?定期or终身如何取舍,小编来帮你分析分析!

一、什么是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一般是保障到一个固定的年龄,现在大部分是保障到70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那么在70岁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理赔,70岁之后这份保单就失效了。

终身型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保终身,在去世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赔付。

二、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的差别

定期重疾险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特定的保障期限内转移万一的重疾风险。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就是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的保障。

相对来讲,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因为保障时间较短,所以保费也比较便宜。在短期内性价比比较高。终身重疾险具有保障时间长,保费较高的特点。一般保费比定期重疾要高50%以上。

三、重疾买定期还是终身?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说来,选择保障至70岁与保障终身之间,只有 2 个地方有差异:保障期间不同、保费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下面这张表格,对于这个问题会得到一个大致的结论: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这五款重疾险中,保障至 70 岁明显要比保障终身便宜很多。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来说,毫无疑问保费与风险肯定是成正比的。保障至70岁要比保障至终身便宜 35%-40%。那也就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大约有35%-40%的风险,会在70岁以后才患重大疾病。

如果买保障至终身,我们多交 35%-40% 的保费又是否划算呢?先帮你算一笔账。以最新的康惠保为例,保障至70岁的保费是 4550 元/年,保障至终身的保费是 7650 元/年,它们每年保费差是 7650-4550=3100 元,按20 年交费下来,我们可以节约的保费是 6.2 万。

如果购买康惠保保障至70岁,然后把每年节约的保费拿去理财,到70岁保单到期时,我们会有多少钱呢?当我们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3.5%的时候,在70岁时,我们节约的保费最终会变成16万元左右。

作为对比,我们购买的重疾险保额是50万。如果能确保年化收益率达到8%,肯定是购买保障至70岁划算,因为在70岁保单终止后虽然不再享有保障。但是我们有65.8万实实在在的现金拿在手上,并且现金比买的保额还高。

四、到底该怎么买?

1. 优先考虑保额

首先,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型,出险后赔保额,拿到的这笔钱可用于:

① 手术费用支出:指治疗重疾实际需要花费的钱;

② 康复费用支出:重疾手术之后的营养费、护理费等;

③ 收入损失:对于有工作的人而言,重疾手术及康复期间,患者将因不能工作而带来工资损失,家人因照顾病者不能工作也会有收入损失。所以,在考虑保障多久之前,应该优先把保额做到足够。

2. 保障期限的选择

关于保障期限,普遍存在两类人:一种:“买定投余”, 一开始用在寿险上,提倡买定期寿险(比如,保障30岁到70岁),因为价格比终身寿险便宜,省下来的钱,拿去“钱生钱”,直到保障期结束,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这观点后来也延伸到了重疾险上。等老了,70岁之后也有一笔资金和收益可以用来养老、治病。但是,买定投余也有局限。它的关键,永远在于投余,能计算的是数字上的收益和风险,而实际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资金的沉默成本,都没有考虑在账面上。

另外一种:就是不管怎样,就想直接保到终身,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险?万一之后保障断了,身体差了,再也买不到重疾险怎么办?或者也有直接买返还型终身重疾的,这种既有重疾保障,又含有身故责任,反正最后都能赔。

3.最佳的解决方案

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根据预算进行组合搭配:终身+定期。

①对于预算很有限:

定期重疾可用较低的保费来锁定一定时期尤其是收入期的重疾风险,让当下拥有充足的保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②对于预算充足:

即便预算充足,也不建议把所有保费全都投入到重疾险中。不要将风险对冲在一个保险上。有多余的预算,应该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除了重疾险,还应该配置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③想做高保额,预算又不超出承受范围内:

30万终身重疾保底(解决70岁后没有保障的问题)+定期保障(补充阶段性高保额需求,保额根据自己预算调整)

五、小结

综合来说,保险的配置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同时综合考虑整个家庭的保障配置,不能盲目的贪大求全,不然这些保障也会成为经济负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