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破产女中年的86万,亏在不懂这3点

2019-07-17 14:10:41 和讯名家 

  一起做一个有料的人

  ● 作者 | 维小维说主创团

  微博@我是维小维生素

  小维说:

  前一段时间的一则:“女中年破产亏了86万”的那篇文章被转成了百万阅读爆文,有人说她卖惨,有人说她的确很惨。但复盘整个过程,女中年如果早点懂得投资中的这3点也许就能幸免于难。

  好吧,为了防止更多的小伙伴踩雷,我新开了一个干货号,将一些我的投资理财薅羊毛等的小笔记、小心得都悄咪咪记进去了,就怕你的钱不安全。今天这篇文章就首发在【维小维说】(ID:Wxwshuo)。

  不会退步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破产女中年事件,让不少人汗颜。

  故事是这样的:

  本分的女主角,4年坚持把工资存到招商银行(600036)引入的App“钱端”里面做理财。

  而且一向死心眼的她,买的都是5%年回报的、自以为低风险的产品。

  可突然间,她和她妈存在里面的86万,一下子不翼而飞了!

  原来她们一直投的所谓稳健理财,是一个悄咪咪的P2P产品。现在P2P爆雷了,所以她的钱也要不回来了。

  现在女中年还在维权的路上举步维艰,每天公众号文章阅读哗啦啦的那个高啊……

  我想,除了因为文笔好,估计也因为有不少人和她的境遇相当吧!

  当时这个故事我是在一个群里面看到了。看完那一刹那,感觉只有两个字:恐慌。

  一下子不知道把自己的钱往哪放才安全。

  不得不说,安全两个字,永远都是有度的。

  像安盛一夜亏空4亿保费、34亿私募基金爆雷这些事儿,都在向我们这些有点小钱,但是金融风险意识薄弱的普通人,狠狠敲响警钟。

  表面上看,稳健的产品还存在风险?

  都是这些金融机构光顾着赚钱,太渣了!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有几点常识,你应该在投资之前做个笔记,先给自己敲敲钟。

  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低风险的投资产品都有可能爆雷?

  根本原因,是很多投资者根本没有弄清楚你的资金最终流向哪里。

  如果大家搞清楚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对所有理财产品都抱有100%的信心。

  很多所谓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本质上都是债。

  说到债,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也就是对方借了之后当老赖。

  当老赖有千千万万种原因。

  好一点的,只是因为公司经营下滑,周转不过来;

  差一点的,就是存心要当老赖骗钱。

  也有一些匪夷所思的。

  比如我朋友最近买的一个私募基金也爆雷了,原因是基金公司老板突然被抓了,投在海外的钱没有他的视频签字回不来。

  看守所管得也忒严了,视频是不允许的。

  这种毫无征兆的黑天鹅,还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预料到的。

  所以,你所看到的林林种种低收益低风险产品,实质上面临的大都是这种信用风险。

  低风险理财,以前经济情况好的时候,都是真的“低风险”。

  但近些年来经济不景气,企业还不起钱,逾期频频发生,老赖遍地都是……

  低风险的产品突然变成了超高风险,因为一旦损失就是100%本息!

  不得不说,其实这种风险高低的轮换,就是很多人所意识不到的“系统性风险”。

  那些隐蔽又疯狂的

  “系统性风险”

  来,咱们科普一下所谓“系统性风险”是啥。

  买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股票也好、基金也好、银行打包好给大众的理财产品也好……都是一种“有价证券”。

  “有价”,就是指有赚钱的可能。

  要不就是明码标价一个利率回报,要不就是每天能查到涨跌浮动的价格。

  但凡有价证券,都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这就是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波动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嗯,敲黑板提醒各位小仙女先别睡着)

  而前文提到的“老赖不还钱”的风险,其实就是“系统性风险”当中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风险。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一层意思,那么就应该在经济周期衰退前,把和债权相关的产品比例给降低。

  真正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方法,除了分散投资,更应该的是:

  先知先觉,预先布局。

  到底怎么防止自己踩坑呢?

  首先,老生常谈,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警惕性。

  2015年股市大涨的时候,“买什么涨什么”的状态让很多投资者都疯狂了。

  到后面,直接沉迷在追涨杀跌的狂欢中不能自拔。

  殊不知其实这种现象其实是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前奏。

  一旦某些产品被大肆追捧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一下资金的投资比例(小额)和投入策略(定投、分散)。

  方法也许很老土,但是足够让你在风险到来之前下意识地止损。

  其次,提高警惕只是第一步,还要有策略地提高警惕。

  很多人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避免不了踩坑。

  为什么呢?

  因为不少人会简单地把“分散”两个字,理解为一笔钱分散投入到十几只基金里面。

  但是,十几只基金,投的都是那些差不多的股票,其实是增加某种股票的权重,反而无形中加大了风险。

  所以,有时候,少而精地去挑选基金,真正认真花时间看清楚基金的持仓结构,才是真正地在规避系统性风险。

  写在最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赚钱这件事往往都是反常识的。

  所以,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总是提醒我们必须要“反过来想,反过来想……”

  低风险的东西,太懒惰地处理,可以突然反转为高风险;

  高风险的产品,控制好止盈止损反而是低风险的存在。

  这些道理,我真的希望,你不需要用血汗钱的损失去明白。

  而是,从今天起,好好地审视,认真地反思。

  更多文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