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共和国70年成长的生命宝库,收录的是一个贫穷大国最终走向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典藏的是一幅贫苦百姓如愿迈进富裕小康的绚丽画卷。俯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众财富配置的历史图景,我们不仅能够清晰捕捉到居民财富拥有规模跳跃式增升的生动华段,更能鲜明触摸到百姓财富管理意识持续腾升的蓬勃脉动,还能欣喜地聆听到公众理财操盘能力跨越式提升的铿锵步履,甚至我们还可以全程追踪到新中国金融行业波澜壮阔的变革与创新之旅。
受到单一所有制的限制,新中国成立之初城乡居民收入除了微薄的工资(城市)与工分收入(农村)之外,其他财富来源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如此贫困的家底,对于任何一个老百姓(603883,股吧)来说,基本上过的都是勉强裹腹的日子,当然就谈不上有多余的闲钱用来打理增值了。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只有8.6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不到1.5元。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日益活跃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出不断多元化的趋势,民众财富得以飞速地扩身与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万元,比1949年增长567.9倍。一般来说,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居民储蓄和居民消费两部分组成。在已经完全解决了温饱,同时还有不少家庭已经提前进入小康生活状态的背景下,民众手里的余钱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国家背书的商业银行储蓄于是成为了居民财富配置的首选。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2018年国内住户存款余额为72.4万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超过5万元。
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据央行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的十年中,城乡居民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了7%左右,十年时间存款骤降了70%。但这并不能代表国内民众远离储蓄,而是财富配置品种与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即伴随着城市商品房改革的启动,绝大多数居民开始动用储蓄投资购买刚需住房,家庭财富也由货币资产变成了实物资产。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城市居民住房都是由公共财政统一建设和统一分配,这种公房管理的计划经济方式虽然表面看上去给百姓带去了免费性福利,但民众的居住生活质量却始终未能得到改善。从一家人拥挤在十几平米的平房中,到后来盥洗室和厕所都只能共用的筒子楼,长达30年的“蜗居”让从中走过来的普通民众至今心有余悸。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6平方米;到了1978年,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人均居住面积更是下降到3.9平方米。但破冰也正是从1978年开始,当年国内不少地区开始出现通过提租、出售公房以及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探索,直至1998年,国家全面推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商品房开始跃进居民家庭,并成为许多家庭财富配置的首选方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9平米,总面积达到300亿平方米。无论是居住面积还是居住条件,今天的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与满足度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储蓄和房产目前是占据显著优势的两大财富配置品种,但随着国内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同时叠加着各种金融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民众的投资选择空间被充分地拓展与扩宽,投资渠道与投资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居民财富配置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
股市投资:不同于29年前“老八股”上市时只有少数投资人通过柜台交易方式进行买卖,如今A股市场囤积了3600余家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有多达1.51亿的投资者凭借电子交易方式参与其中,另外国内还有1亿人通过购买基金的渠道间接参与到股票交易中来。2.5亿投资人不仅撑起了总市值超过63万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更重要的是股民还以自己的特有金融行为支持了国有企业的转型与转轨以及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债券投资: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1月发行了2.6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但由于发行规模不大以及当时民众购买力非常有限,国内只能有极少数人参与认购。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央政府国债余额为13万亿元人民币,相比首笔国债规模增长了5万倍。另外,继1982年推出第一批公司债券后,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公司信用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债券新品竞相涌现,我国债券市场成为了规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国内非法人机构投资者持债规模21.86万亿元,持债占比28.9%。
黄金与外汇投资:自从2004年个人黄金买卖业务开闸后,金交所投资者由当时的不足1万人,扩容到了如今1300万人,15年增长了1300倍。 如果再加上购买实物黄金、参与银行纸黄金交易、账户金等投资者,以及在证券市场参与黄金ETF和黄金期货等用户,国内黄金投资者至少达到了1.2亿。与此同时,本着保值与赚取收益的不同目的,国内还有1亿人通过银行柜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或银行提供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外汇交易。
银行理财:从2004年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推出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14年间,全国共有40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共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国内众多投资者最初主要是基于刚性兑付且收益率远远高于固定收益产品而竞相抢购,但随着“非保本”、“净值化”、“破刚兑”的蜕变,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回归理性,不过,作为许多家庭财富的标配,银行理财产品依然赢得了超过1.1亿用户的拥趸。
保险投资:与新中国成立时保险行业完全一片空白截然不同,除了参与政策性保险投资外,目前国内居民基于分红以及风险屏蔽目的的商业保险投资也日渐看涨。据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目前国内26至45岁人群购买保险的比例高达79.9%,同时,2018年15.64%的中国家庭将保险作为了投资首选,而这已经是保险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且保险的投资意愿上升到了历史最高。
彩票投资:1987年7月新中国发行第一张福利彩票,当时大多数人对彩票知之甚少,一年销量还不足1800万元;到1994年国务院批准原国家体委发行体育彩票,不到两年彩票销售额便超过百亿元,截至去年我国彩票总销售额达到5114亿。数据显示,彩票上市以来的32年时间中国人一共买了3.7万亿张彩票。
互联网理财:互联网的创新基因催生了余额宝、P2P等全新的投资品种。数据显示,诞生不到6年时间的余额宝累计交易用户突破6亿户。另外,面世已有12年的P2P更是赢得了不少投资人的追捧,其中正式接入中国互金协会的98家平台累计出借人数量达到3736.22万。
动态预测,在普通百姓财产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继续获得普遍性叠加的同时,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数量也将持续扩容。因此,像债券等波动性低、流动性高以及黄金等保值性强的金融品种将会受到投资人的持续拥戴,同时不动产、股权、信托基金等高端金融品将赢得高净值人群的频繁介入,目的就是增加财富的韧性和抗波动性,实现更好的代际传承。另外,伴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在坚持资产配置以国内为主的前提下,中国百姓的投资脚步将密集地迈向世界,民众财富配置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